[花鸟鱼虫] 竹子的外貌

[复制链接]
查看97 | 回复0 | 2022-5-30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题:
竹子的外貌

是外貌!!!!!!!!!!!!!


推荐答案:
竹子的外貌:
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竹的地上茎木质而中空(我们称为竹杆),是从竹的地下茎(根状茎)成簇状生出来的。竹的分类体系不完善。由于生长特性,竹并不经常开花,外形又非常相似,所以现行竹的分类是根据竹笋外包的箬壳来区别分类的。但是箬壳的性状并不稳定,所以,在许多时候会引致歧义,使一些竹种群之间的界限无法唯一性的定论。
最矮小的竹种,其杆高10至15厘米,最大的竹种,其杆高达40米以上。成熟的竹生出水平的枝,叶片为剑形,有叶柄,幼株的叶直接从茎上生出。虽然某些种的茎杆生长迅速(每日可生长0.3米),但大多数种类仅在生长12至120年后才开花结籽,花朵颜色也是不一样的,有白色、黄色或是绿色的,颜色通常都不鲜艳。竹一生只开花结籽一次。
竹叶形状呈狭披针形,长7.5~16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形,叶柄长约5毫米,边缘之一侧较平滑,另一侧具小锯齿而粗糙;平行脉,次脉6~8对,小横脉甚显著;叶面深绿色,无毛,背面色较淡,基部具微毛;质薄而较脆。竹笋长10至30cm,成年竹通体碧绿节数一般在10至15节之间。
虽然人们经常将竹子称为树,但它是一种草本植物,木质部不发达。



其他答案:
竹子的地下茎是竹类植物在土中横向生长的茎部,有明显的分节,节上生根,节侧有芽,可以萌发而为新地下茎或发笋出土成竹,按植物学的观点,地下茎是“竹树”的主茎,竹秆是“竹树”的分枝,一片竹林或一个竹丛,尽管地上分生许多竹秆,而在地下则互相连接,起源于同一或少数“竹树”的主茎。 根据竹子地下茎的分生繁殖特点和形态特征,可分为三大类型:1单轴型地下茎细长,横走地下,称为竹鞭,竹鞭有节,节上生根,称为鞭根,每节着生一芽,交互排列,有的芽抽成新鞭,在土壤中蔓延生长,有的芽发育成笋,出土长成竹秆,稀疏散生,逐渐发展而为成片竹林,具有这样繁殖特点的竹子称为散生竹,如刚竹属、唐竹属等竹种。 2、合轴型地下茎不是横走地下的细长竹鞭,而是粗大短缩,节密根多,顶芽出土成笋,长成竹秆,状似烟斗的秆基,除少数竹种(如梨竹的地下茎,可以在土中横行1米左右)外,这种类型的地下茎,不能在地下作长距离的蔓延生长,顶芽抽笋长成的新竹一般都靠近老秆,形成密集丛生的竹丛,秆基则堆集成群,状若推轮。 具有这样繁殖特性的竹子,称为丛生竹,如刺竹属、慈竹属、单竹属、思劳竹属、牡竹属等。3、复轴型兼有单轴型和合轴型地下茎的繁殖特点。既有在地下作长距离横向生长的竹鞭,并从鞭芽抽笋长竹,稀疏散生,又可以从秆基眼萌发成笋,长出成丛的竹秆。 具有这样繁殖特性的竹子称为混生竹,如茶秆竹属、苦竹属、箭竹属、箬竹属、赤竹属等竹种。


其他答案:
111杂草小阿枫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