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风俗] 饮食民俗的发展阶段

[复制链接]
查看59 | 回复0 | 2022-6-19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题:
饮食民俗的发展阶段



推荐答案:
人类的饮食习俗经历了生食、熟食和烹饪三个阶段。以上这些饮食习俗在民间仍都有传承。
生食指无论植物的果实、兽肉、鲜鱼等,均不用火烤,稍加处理直接食用。
赫哲族喜吃“生鱼片”。
熟食分烤食和煮食两类。
烤是最古老的食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用烧红的石片烤肉,在石板上烙饼等。
云南傣族的香竹饭,就是用烤制法制作的。
煮食以石烹法最有特色,即用烧红的石头,放入盛有水和食物的木桶或其他器皿中,放取数次,食物自熟。
东北的鄂伦春族、云南的傣族等民族过去都曾用过此种方法煮熟食物。
烹调是在熟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制作方法包括煎、炒、烹、炸、煮、蒸、烧、烤等几十种,调味品有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的百余种。


(1)由主食主吃型,变为主食副吃、副食主吃型。如今副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肉、鱼、禽、蛋、奶的消费量与酒、茶的消费量有明显增加;而大米、面粉、豆类等主食的需求量在不断减少。另外,由主副食变化而来的零食类食物(如瓜子、花生、水果及各种袋装的特色小食品等)在不断增加,并深受大众所喜爱。
(2)由温饱型变为营养、健康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饮食方面的追求,不再是填饱肚子,而是更加注重饮食的营养、健康,讲究烹调技艺,绿色食品的享用。
(3)由传统的家庭饮食为主型变为多种饮食来源共享型。生产加工饮食的工具日益现代化,快捷、方便、品种多样的成品、半成品为人们的饮食提供多种享用渠道,各种风味、各种档次的餐馆随处可见,这些都为饮食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各种饮料大量生产、方便食品、速冻食品、保健食品等都有较大发展,各地的风味特色食品也得到了广泛发展。
(4)由小吃为副变为小吃为主。现在许多人的饮食正在追求特色性、营养性,小吃的快捷、方便、特色为此提供了广大的消费市场。成都小吃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如今,许多人到四川旅游,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就是到成都吃风味小吃。全国各地的饮食业也都竞相发展小吃业,并且有的还进入了大饭店和高级酒楼。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