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蒋介石为何痛恨苏联:其视中共为正统而非国民党

[复制链接]
查看240 | 回复0 | 2020-5-20 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23年3月1日,孙中山在广州再度成立大元帅府,立即任命蒋介石担任参谋长。为了响应第三国际代表马林在同年一月提出派遣代表团赴苏联考察的要求,孙中山当年决定派遣“孙逸仙代表团”,此代表团在9月2日抵达莫斯科。在莫斯科期间有两件事情,极大地刺激了蒋介石。
其一,就是蒙古问题。
蒋之性格原本多疑,常会负气行事,刚烈更甚。及至提到蒙古问题,苏联人的回答让蒋介石大为郁闷,蒋介石自然有上当受骗之感,况且他此时代表的是孙中山,绝不能轻易就国土问题表态。
11月28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审阅第三国际对国民党决议文,怫然日:‘吁,观其论调,不认知友党如此,应愧自居为世界革命之中心………
1924年1月19日,蒋介石写信给“红军之父”托洛斯基,其中大意有“华人怀疑俄国侵略蒙古”,希望他能对此作出解释。23日,蒋介石会见托洛斯基。可以说,托洛斯基是蒋介石在苏联遇到的他认为最值得尊敬的一位领导人,蒋介石认为托洛斯基“慷爽活泼”,对其很有好感。但同样在外蒙古问题上,托洛斯基亦含糊其辞。蒋介石在给他当时的妻子陈洁如的信中说:“我向他提到将外蒙归还中国的重要性,但他对此不予置评。”
托洛斯基尚且如此,以强硬著称的斯大林自然更不会松口。蒋在蒙古问题上察觉到俄国人的野心,对自认为是民族主义者的他来说,确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也由此得出苏联绝不可信的结论。
其二,则是苏联部分官员对孙中山极不礼貌。
此事最终的直接影响是,蒋不仅因此而对苏联的合作诚意大起怀疑,在其上孙中山的《访俄报告书》而且连带对共产革命的方法产生厌恶,最终蒋在苏联的时候就已经对中共颇不感冒。
但另一方面,蒋对俄共及中共都开始产生怀疑心理。1924年,他写了一封长信给廖仲恺,说:“俄党殊无诚意可言,即弟对兄言俄人之言只有三分可信者,亦以兄过信俄人,而不能尽扫兄之兴趣也……俄党对中国之唯一方针,乃在造成中国共产党为其正统,绝不信吾党可与之始终合作,以互策成功者也。至其对中国之政策,在满、蒙、回、藏诸部,皆为其苏维埃之一,而对中国本部未始无染指之意……彼之所谓国际主义与世界革命者,皆不外恺撒之帝国主义,不过改易名称,使人迷惑于其间而已。所谓俄与英、法、美、日者,以弟视之,其利于本国而损害他国之心,则五十步与百步之分耳……中国共产党员之在俄者,但骂他人为美奴、英奴与日奴,而不知其本身已完全成为一俄奴矣。”
中共为正统,而不是国民党。这是蒋所痛恨的关键地方。
由是观之,蒋之一生所致力于“反共”大业,即由此刻开始。蒋介石在返抵中国后,虽然为了配合孙中山的政策,发表诸多支持共产党以及国共合作的言论,但也曾在致函廖仲恺的信件中,严词批评联共政策不当,为日后孙中山去世后,与共产党翻脸埋下导火线。此际的蒋虽然已经锋芒毕露,但却身无长物,若无机缘,则其雄心大志也只能湮没无闻。

》》》玉璞集匿名用户:
苏联一直打着共产国际的名号为自己利益服务,根本不是什么视中共为正统。列宁在位的时候就曾为了获得国际的支援,搞出了乌克兰大饥荒,斯大林上台之后行事更是无所顾忌。抗日战争时苏联的支援主要还是给了中央政府而非陕甘宁边区。在解放战争的时候,苏联就是借花献佛把日本在东北留下来的东西给了中共,斯大林其实也不看好中共的。所以苏联从没有视中共为正统,一直想的是怎么利用中共为其自己的利益服务,幸亏王明这种人被搞下去了,否则要是这种人当权,中国不知有多少利益要丢失啊。




上一篇:【地理】【十二月地理之謎主题】令人困惑的地中海
下一篇:【地理】【十二月地理之謎主题】卡拉尔金字塔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