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探索生命的起源,日本“隼鸟二号”将轰炸太空小行星[1P]

[复制链接]
查看253 | 回复0 | 2020-5-20 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成功启动了自己的太空岩石探测计划,希望成为继欧洲航天局(ESA)的“罗塞塔”(Rosetta)之后,第二个登录小行星并收集可能有助于揭示地球生命起源的计划。
隼鸟二号(Hayabusa 2)原本定于上月底发射,但受到天气原因影响而被迫两度推迟。然而,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在一份声明中所称,这枚由日本自主研发的H2-A型火箭在12月3日格林威治时间凌晨4点“顺利”发射,火箭上搭载着小行星探测器。大约1小时47分钟之后,探测器与火箭分离,开始了其为期六年的往返旅程。
该探测计划的目的地是C型小行星1999 JU3。这是一块较为古老的太空岩石,科学家们认为这块岩石可能含有有机或水分的矿物质。如果“隼鸟二号”能够成功将这些物质带回来,就能有机会证明这样一个假设:携带着复杂分子的太空岩石撞击到地球,地球上的水和生命便来源于此。
“形成地球的矿物质和海水,以及形成生命的材料,都被认为和早期太阳星系中的原始太阳星云有所关联,因此我们希望能通过分析从诸如C型小行星等原始天体上获取的样本,研究太阳系中的有机物质和水,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共存而又相互影响的,从而弄清楚生命的起源。”JAXA在解释这一计划时如是表示。
第一艘“隼鸟”太空飞船也是一艘小行星探测器,2003年,这艘太空飞船被发射至近地球的S型小行星25143(又名“糸川” )上。这艘探测飞船于2005年9月达到目的地,成为首艘触碰太空岩石并抓取部分样本的太空飞船。
和“罗塞塔”一样,“隼鸟”并不“着陆”在太空岩石上,其设计理念是向小行星表面发射球状物体,然后收集扬起的尘土。外界认为,这一发射机制最终出现了问题——还有其他一系列技术问题,导致JAXA一度失去和该探测器的所有控制和通讯。
尽管存在着上述问题,“隼鸟”仍旧成功获取了一些样本,并返回地球。虽然没有收集到的样本并没有预期的那样多,但它仍然创造了历史:它是史上第一艘从小行星上获取样本并带回地球的飞船。
“隼鸟二号”预计将于2018年年中抵达太空岩石目的地,并于2020年携带样本返回地球。为获取样本,这艘太空飞船将从空中在小行星表面炸出一个坑,然后降落在爆炸点,从地表之下收集些许碎石样本。



》》》玉璞集匿名用户:
日本人想象力真丰富啊 否则也拍不出那么多毛片 轰炸小行星 探索生命起源 呵呵 日本人的祖宗不是中国人吗?

》》》玉璞集匿名用户:
日本不搞载人航天,先去做生命起源研究,反而是舍本逐末




上一篇:【奇闻】从十亿光年到一飞米的距离![37P]
下一篇:【人文】羊年春晚变形记:反腐错位 三俗不休[1P]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