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无名高热综合症的预防

[复制链接]
查看142 | 回复0 | 2020-11-21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以高热、发病急和死亡快为特征的猪无名高热综合症,与以往导致猪高热的很多疾病(如猪瘟、猪丹毒等)不同,其发病特点是:发病率、致死率高,育肥猪、保育猪、种猪均易感。病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部分母猪流产,部分病猪有眼结膜炎症状,尸检表现为败血症、呼吸器官病变、心室心房内膜出血、肺间质水肿、胃黏膜出血溃疡、回肠炎、黏膜潜在性出血、盲肠结肠黏膜出血、胆汁析出、肾肿大淤血、皮质密布出血、膀胱散在性小出血等。


一、发病原因


我国对危害严重的动物疫病历来实行计划免疫,然而在许多地区,这种计划免疫到县一级就截止了,因为许多地区乡镇级基层兽医站已于几年前被撤销或撤并,领回的疫苗也难如数发放到乡镇。


一些地区长期防控乏术,致使疫情蔓延。尽管各省、市、县三级政府都成立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而且都制订了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应急预案,但这些应急预案都是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或亚Ⅰ型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一般不包括猪高热综合症。


基层兽医中大多数人对高热综合症缺乏认识,对其用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一旦一种药治疗不见效,就立即换另一种药,使原本能治好的病猪多以死亡而告终。另外,随意丢弃或出售宰杀病死猪现象屡禁不止,导致疫情此起彼伏,长期难以控制。


二、防治措施


此病的病源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定论,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伴随高热症状的传染性猪病是多种病源共同参与后继发感染的一种疾病。高热是动物对疾病的保护性反应,临床上见很多猪场用大量的安乃近给患猪注射,这是错误的。因为安乃近破坏免疫细胞一白细胞,大量注射后会使病猪的自身主动免疫受到抑制。目前已经有实例证明,只靠治疗是不能防止该病发生和蔓延的,使用抗生素治疗不但不能缓解病情,而且可以明显加速猪的死亡,目前惟一的防控方法就是改善猪的生活条件,从环境、营养、保健等多方面综合提高猪的抵抗力。事实表明,此病发生严重的都是中小型猪场,而大型现代化猪场相比而言就好得多。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重视猪群的饲养管理工作,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从分娩、保育到育成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避免把日龄相差太大的猪混群饲养,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做到同一栋猪舍的猪群同时全部转出,同时在每批猪出栏后严格冲洗消毒猪舍,待其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


猪舍及环境均需定期消毒,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含量。由于病毒对普通消毒剂不敏感,特别是猪圆环病毒,一般消毒剂对它不起作用,应选择新型、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如复合醛类消毒液。同时,在猪群发病的10天内应提高消毒药液的浓度,对疫区及疫区附近的外部环境也应每天进行4~6次严格消毒,对于母猪和大中猪,可在中午时分进行喷雾消毒,猪场生活管理区每日消毒1次。从第10天开始,可将消毒剂加大一倍量稀释进行消毒,以减少健康猪通过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的几率。


对已发生无名高热的猪应隔离饲养,精心护理,并在每吨饲料中添加氟甲砜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300克。由于患病猪群采食量减少,不能摄取足够治疗量的药物,应同时在饮水中加药,让猪群自由饮用5~7天。同时按每千克体重0.1毫升的用量分别用复方三氮脒注射液和复方柴胡注射液进行耳后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2~3天,或按每千克体重0.2毫升的用量分别用复方多西环素注射液、复方黄芩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2~3天。如果病猪混合感染猪瘟等病毒性疾病,则治疗效果不佳。对病情特别严重和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应及时果断地予以淘汰,防止疫病传播。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两周后,选择对体内外寄生虫效果明显的驱虫剂进行驱虫。


预防此病要做好猪瘟免疫,包括疫点的超免和紧急免疫;注意蓝耳病对猪瘟免疫的影响;注意冬季猪舍的加热、保温,要特别重视孕猪的保暖,因为孕猪体温偏低会使小猪的出生重下降、弱仔数增加;严格执行断奶即离措施,给小猪供料质量要好,并放两个料槽(一个干料槽、一个稀料槽);加强对巴氏杆菌病的免疫;谨防霉菌毒素的危害。




上一篇:猪胆可做畜禽的良药
下一篇:猪断乳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2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