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钓鱼的鸟

[复制链接]
查看188 | 回复0 | 2019-12-29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色皇后


在巴黎的杜乐丽花园,游人在水池边扔面包喂鸭子。一只银鸥飞落到鸭群旁边,接到一片面包,并没有吃,而是把面包放进水里,低头看着它,如果面包往下沉了,它就把它捞起来。它这么做的目的,很快就暴露出来了,馋嘴的鱼向面包游了过来,银鸥一下啄中了一条手指那么长的金鱼。接下来,还可以看到,如果面包被鱼吃掉了,银鸥就从游人那里再捡一片。15分钟内,这只鸟用了10片面包,逮到两条鱼。


2005年时,亨利和阿泽尔观察到了上述这一幕。




  分布于中北美的美洲绿鹭是著名渔夫


但是鸟真的会钓鱼?


最少有9种鸟有钓鱼绝技


根据戴维斯和吉克弗斯1998年的统计,人们目击过九种鸟会这门技巧(现在这个数字可能稍有增加)。这些鸟大多属于鹭科,其中也包括上面提到的那种海鸥,以及鹰科猛禽黑鸢。但最著名的渔夫还是绿鹭和美洲绿鹭,1958年已有记录绿鹭用诱饵捉鱼的论文。在西非、南非、美国、古巴、秘鲁和日本,都有这两个家伙钓鱼的记录。


日本东京大学的名誉教授樋口広芳发现,日本的绿鹭渔夫和美国的美洲绿鹭渔夫在技巧上各有不同,自成门派。樋口教授在日本见到的绿鹭,随便抓到什么就拿什么来当诱饵,小树枝、叶子、羽毛、昆虫都行。美国佛罗里达的美洲绿鹭则比较挑剔,专门爱用游人丢下的爆米花和面包这可能是因为面包比叶子更具诱鱼效果虽然在公园喂过金鱼的人都知道,好奇的鱼看见什么都会尝一尝。日本的鹭会把诱饵扔到离鱼很近的地方,美国的鹭却会放得远一些,等着鱼自己游过来。


不同绿鹭花在捕鱼上的时间和成果,也各有不同。


在日本的一座公园的池塘里,有些绿鹭只是偶尔钓钓鱼,有些绿鹭则把超过80%的捕食时间,都花在用诱饵捉鱼上。可以在树丛和石头后藏匿身形的绿鹭,平均在一小时内,可以用3.8个诱饵抓到2.6条鱼。


鸟钓鱼是一种学习行为


樋口教授不满足于此。在迈阿密水族馆,他把面包和鱼饵撒进水里,故意让一只人工饲养的绿鹭看到。这只鸟借机揩油,抓到不少被诱来的小鱼,但它从来没有自己拿起诱饵钓鱼。樋口教授认为,这说明钓鱼不是本能,而是一种罕见的、学习而来的行为。


戴维斯和吉克弗斯进一步列举了钓鱼是学习而来的三条理由。首先,这种行为相当稀少,绿鹭是一种分布很广泛的鸟,而绿鹭钓鱼的报道,总是东一处西一处零星地出现。


其次,有些鸟用人扔下的食物做饵,它们可能是看到游人喂鱼而学会钓鱼的。


第三,在同一个地方往往出现好几只会钓鱼的鸟。樋口教授在日本的公园里,发现一个池塘有三只绿鹭会钓鱼,说明它们可能互相学习过。


人们发现,如果假以训练,鸟类的确可以学会相当复杂的技能。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发明了一种很简单的机器,称为斯金纳箱,里面有一个横杆或者按钮,按动按钮就会有饲料掉进箱子里。鸽子被关进箱子后,因为总在随机乱动,所以总是会偶然碰到按钮,得到饲料。久而久之,鸽子就会一再按按钮。反之,如果是按下就被电击,鸽子会尽量避免按按钮。


斯金纳曾教会鸽子打乒乓球和弹钢琴。不过他的目标,并不是训练出一群鸽子特技演员。他希望记录鸽子啄按钮的频率,来研究动物是怎样学习新技能的。斯金纳把这个奖善惩恶的学习过程,称为操作条件反射。


1921年,有人在英格兰看见大山雀啄破牛奶瓶上的蜡封,偷吃牛奶。后来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大山雀都学会了这一招。这可能是一个发生在野外的操作条件反射例子。山雀随机乱啄,偶然啄破了瓶盖,尝到了甜头,就一再作案。而看到同类啄瓶盖的动作,可能使其他的山雀也学习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动物并不需要知道斯金纳箱的结构,或者送奶工是什么东西,只要有奖励,鸽子就会不断地按按钮,山雀也会不停地啄瓶盖。同样,绿鹭抓鱼的时候,也不用知道鱼是否喜欢吃面包。





上一篇:揭秘动物世界同性恋性行为:美洲野牛与同性生活
下一篇:西半球磁场正在以十倍预估速度削弱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