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端午节的习俗介绍

[复制链接]
查看312 | 回复0 | 2019-12-29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广为人知的是吃粽子,赛龙舟等,每个地区可能有着当地独特的习俗,但大多数地方的习俗都是大同小异的,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呢?编者为你详细介绍。

一、赛龙舟




说到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必不可少的肯定是赛龙舟了。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传说,很久以前,西岸没有河流,只有一条又小又脏的水沟。一天,有个打鱼人在水沟里网住了一条小蛇。这条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闪耀的鳞片。当鱼人把手触向鳞片时,蛇眼里闪着乞求的光芒,十分可怜。渔人顿生恻隐之心,抚了一下它的鳞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沟。谁知那九片鳞忽然落了,小蛇长身而舞,化为一条小龙。原来,它是一条上天的神龙,因触犯了天条,受玉皇大帝处罚,变成这模样,它的尾巴上被加了九把锁─就是小蛇尾上的九片闪耀的鳞......【查看详情】

二、吃粽子




端午节的习俗中,吃粽子是过端午的必须品。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一般认为,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实际上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节吃粽子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众的心里愿望而已。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查看详情】

三、挂香囊




端午节的习俗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四、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的习俗中,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五、喝雄黄




钟馗捉,是端午节的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六、跳钟馗




傩舞跳钟馗,是流传于唐赐福镇宅圣君钟馗故里陕西西安周边的一种古老民俗文化活动,又有很广泛的内涵。钟馗是汉族民间避邪扶正的象征,它融合了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艺术文化,它以原始文化为基础,阴阳五行为先导,以法术、巫术为手端,并融入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等内容,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舞蹈的活化石。北宋以来钟馗就以神话广为流传。跳钟馗多在五月端午节演出,寓意为消除五毒,四季平安,人寿年丰。

七、吃五毒饼




端午节临近夏至,天气越来越炎热,细菌滋生,人容易中暑生病,古人于是食用五毒饼消病强身。五毒指蝎子、蛤蟆、壁虎、蜈蚣、蛇,古人将它们的形象盖在饼上,馅儿也是五馅:樱桃、荸荠、桑葚、黄杏和江米藕。据说,吃了五毒饼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

八、斗草




汉以前不见斗草之戏。(《历代社会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无考,普遍认为与中医药学的产生有关。远古先民艰苦求存,生活单调,暇余以斗虫、斗草、斗兽等为戏自娱,及至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形成中医药学后,每年端午节群出郊外采药,插艾门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获之余,往往举行比赛,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



相关链接



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来历始终起源于中国



端午节传说,为了纪念纪念东汉孝女曹娥并非屈原



关于腊八节的习俗,腊八节的传说,腊八节吃什么





上一篇: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传说是为了纪念神龙升天
下一篇:光绪皇帝照片大全,揭秘光绪皇帝怎么死的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