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宋代铜钱为什么那么不值钱

[复制链接]
查看99 | 回复0 | 2022-5-24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题:
宋代铜钱为什么那么不值钱

都900年,1000年历史了

推荐答案:
宋代的铜钱一般常见的价值都不高,主要原因就是存世量太大,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大量的窖藏宋钱出土,成吨的也不稀奇,最多的高达十几吨,这就是其价值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但不是所有宋钱的价值都不高,它也有价值极高的品种。


其他答案:
1、钱币铸造量浩大,就铸钱监有45处,其中铜钱监26处,铁钱监19处,是我国历史上设钱监最多的朝代。北宋时期每年的平均铸钱数量超过唐朝的20倍。
2、物以稀为贵。北宋钱铸量多了,所以普通钱币是不值钱的,市场按斤出售。但是,北宋钱也有值钱的珍品。如:淳化元宝、背佛,(金质),重和通宝、(篆、隶书)、九叠篆皇宋通宝、靖康元宝、通宝等。


其他答案:
宋代铜钱为什么那么不值钱
宋钱之所有得到藏家的喜爱不是因为它价值高,升值空间大,而是恰恰因为它数量多,价格比较便宜。对于藏家来说,收藏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对古物有很好的研究和观察才能下结论。宋钱数量多,品种也比较丰富。比如宋徽宗批制的崇宁通宝,就可以独立成为钱币收藏的一个系列。崇宁通宝是宋徽宗赵佶在崇宁年间(1102~1106年)开始铸造的,属于年号钱,有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和崇宁元宝三种。崇宁通宝的钱文是宋徽宗亲书,所以又可称为“御书钱”。这枚钱币的文字书法清秀骨瘦,铁划银钩,是极为著名的“瘦金体”。
看铜质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每个朝代各有特点。总的来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
据钱币收藏家透露,“存世量的大小才是决定古钱币价值的重要因素,为什么宋朝的钱币不值钱?因为宋朝的钱币发行量太大,流传至今,其存世量仍旧很大,所以才导致不值钱。在古玩收藏领域,‘物以稀为贵’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收藏品。在古代,珍贵的钱币就是那种存世量很少,很罕见的。”
先秦时期的铸币主要是铜锡合金铸成的,铜质呈青红色,质地较硬挺;汉代至唐宋时期的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中微带淡红。隋代的五铢钱因为锡的成份大,铜质泛白,称之为白钱。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过渡,到天启年间,用黄铜铸币成为定制,钱币色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见,我国古钱铸造均有规律可循。
御书钱负盛名的是宋徽宗赵佶。“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皆是他所书。徽宗精通书画,尤以“铁线体”为得名,又称“瘦金体”。铁画银钩,遒劲有力,在中国书法史上自成一家。这两种钱,不仅是作为流通的货币,也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留传至今保存完好,又易收集,为古钱爱好者所钟爱。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