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戏曲] 儒林外史里莫愁湖名士有谁

[复制链接]
查看119 | 回复0 | 2022-6-10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题:
儒林外史里莫愁湖名士有谁



推荐答案:
《儒林外史》中的所谓名士其实是一帮科举制度的派生物,他们或者科场败北,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登入仕途,于是就效法古人,结诗社、写斗方、附庸风雅,充当名士。表面上风流不羁,实际上却是借此邀声盗名,“曲线”获取功名富贵。这些人物主要有三组,围绕三次诗酒“盛会”展开描绘:湖州莺脰湖高士集会、杭州西湖斗方诗会、南京莫愁湖“定梨园榜”。文人雅集,觥筹交错,诗酒流连,本是极风雅之事,历史上的兰亭集会、醉翁亭集会等著名盛会,都成为千古传颂的文坛佳话。但是,《儒林外史》中的三次聚会,却是如此滑稽可笑。
  富家子弟娄三娄四公子,“因科名蹭蹬,不得早年中鼎甲,入翰林,激成了一肚子牢骚不平”,在京师呆得无聊,返回故里,无意中碰到与自己见解相同的读书君子,于是引以为知音,起了“求贤访道”的雅兴,于是一伙“名士”(杨执中、权勿用、牛布衣、陈和甫、张铁臂、蘧公孙等人)聚集在他们周围,凑成了一个莺脰湖高士集会。二娄的心地倒也纯良,也颇有些真名士的习气和风度,待人诚朴、谦虚恭谨,对待杨执中、权勿用,也是真心礼遇,不求酬报,可谓“翩翩浊世之贤公子”,然而,“轻信而滥交,并不夷考其人生平之贤否,猝尔闻名,遂与定交”,所以大都所交非人。杨执中的儿子偷了权勿用的钱,两人因此而发生龃龉,“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的高士理论都抛诸脑后了。后来,当权勿用被人告发,“一条链子索去了”,张铁臂用“猪头”骗取了五百两银子,远走高飞之后,两位公子只能“半世豪举,落得一场扫兴”,“闭门整理家务”。如果说战国时期信陵君、平原君诸人为政治考虑,养士纳贤,当时的士人尚有独立人格精神,渴望建功立业,那么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士人的独立人格早已经在八股科举的贯索下消失殆尽,他们一意慕求的不过是攀龙附凤、功名富贵罢了。因此,他们的名士姿态,不过是为了邀声盗名、待价而沽。作品通过聚会前后的介绍,揭示了所谓“名士们”的滑稽丑态。“真乃一时盛会”的结语,也在平静之中形成了绝妙的讽刺。
  西子湖畔也聚集着一帮斗方名士。以医生兼名士的赵雪斋为首,还有冢宰后嗣胡三公子,头巾店老板景兰江,冒充秀才的盐商支剑峰等人,他们高谈阔论,拣韵联诗,附庸风雅,以表面上的潇洒来慰藉内心对功名富贵的欲求。他们羡慕赵雪斋:“这雪斋先生诗名大,府、司、院、道,现任的官员,那一个不来拜他?”这就道出了他们当名士的真实目的。但是,“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赵爷各样好了,到底差一个进士。不但我们说,就是他自己心里也不快活的是差着一个进士”。流露出这帮标榜“不讲八股”的名士们内心深处的悲哀。而这次聚会,胡三先生的悭吝,犹如插科打诨一般,穿插其中,酸气逼人,“至今读之尤令人呕出酸馅”。
  “莫愁湖高会”的导演是杜慎卿。这是一个出身名门的世家子弟,不但外表温文尔雅,而且为人豪爽、颇有才气、风流自赏,“飘然有神仙之概”。历来对他的评价存有争议。有人对他褒多于贬,有人却贬多于褒。不过,平心而论,比之斗方诗人,他有许多真性情在里面。比如,他看不起萧金铉之类的斗方名士,也不屑于做假名士那些冒充风雅的“故套”;对朝政敢于发些不同流俗的议论,赞扬永乐夺位,批评方孝孺迂阔古板等等。最有意思的是他主持召集阖城旦角,每人做一出戏,评出色艺俱佳者,定梨园榜。虽是空虚无聊之举,但也别具一格,不失为一件风流雅事,足见其风流倜傥。当然,他也有一些精神空虚和虚伪做作之处,他顾影自怜,“太阳地里看见自己的影子,也要徘徊大半日”;他一面称隔着三间屋也能闻见女人的臭气,一面却迫不及待地纳妾;他表面声称“朋友之情,更甚于男女”,实际上是酷好男风。不过,瑕不掩瑜,在伪诈横行、迂腐穷酸的士林中,他的存在也带来了一丝清新之气。可惜的是,他最终没有逃脱八股的樊笼,竟去做了官。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