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话题] 20世纪维护两次相对和平局面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复制链接]
查看45 | 回复0 | 2022-6-12 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题:
20世纪维护两次相对和平局面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推荐答案: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背景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原因:列强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过程:1879年德奥结盟,1882年德、奥、意结盟,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德国是其中的核心;1892年法俄结盟,英国于1904年、1907年分别与法、俄结盟,三国协约正式建立。)3、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二)过程1、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2、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三次陆战和一次海战,即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大战的主动权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3、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国参战,俄国革命,德国投降。(三)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来分析原因)(四)历史影响1、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1)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2)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3)英国更衰落:战前已丧失工业第一强国地位。美日的崛起体现在:(1)美国: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2)日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国。2、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参战国的革命与独立:(1)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影响欧美工人运动;(2)德国与匈牙利:分别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是失败的伟大尝试;(3)中东欧政治版图发生剧变:一战摧毁了四个帝国—德俄奥匈奥斯曼,诞生了一批独立国家。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1)原因:列强的奴役与掠夺,激化民族矛盾;宗主国放松控制引起的本国新兴阶级力量的壮大。(2)影响:奠定了二战后摧毁殖民体系的基础;3、战争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1)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飞机进入实用阶段、汽车取代马车、缺乏原料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等等;(2)一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3)一战改变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人民要求和平的反战运动高涨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的影响。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一)凡尔赛体系1、建立: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其中最主要内容包括: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问题;赔款问题。2、特点:掠夺性;分赃性;不能持久。3、影响:(1)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2)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欧洲出现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3)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的新秩序,重新划分了殖民地,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4)体系内部隐含了许多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的发展和演变均为丹尔赛体系解体的重要原因。(二)华盛顿体系1、建立: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所构筑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的新格局。2、影响:(1)暂时缓和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2)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确立了美英同为海上第一强国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重新确认了对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3)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受到了限制。(4)中国成为华盛顿体系的最大受害者。(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调整经济:道威斯计划的实施,帝国主义由遏制德国转向扶植德国。政治:《洛伽诺公约》的签订使德国的国际地位上升。外交:《非战公约》的签订,使20世纪出现了暂时的和平。(四)国际联盟1、成立:威尔逊在“十四点和平计划”里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巴黎和会上起草了国联盟约,1920年初,国联正式成立。2、主要机构: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国联行政院、秘书处。3、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4、性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5、操纵国:英法(美国因巴黎和会的结果对其不利,拒绝参加)。6、解散: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国联宣告解散。7、活动:(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东北,国联进行调查,宣布日本为侵略国,却要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2)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国联对其进行经济制裁,却不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原因:1、根源:由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2、经济危机是加速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含的矛盾的激化是二战爆发的诱因。4、法西斯侵略扩张势力,是二战的罪魁祸首。5、绥靖主义政府的影响:绥靖主义者充当了二战的帮凶。6、苏联客观上的绥靖主义作用。7、30年代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没有能够阻止世界局势朝着新的世界大战的方向发展。(二)二战的局部战争1、对日本制造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国际联盟没有采取真正的制裁措施。2、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法控制的国联不把石油等战略物资列入对意大利的禁运范围;英国掌控下的苏伊士运河照旧供意军使用;美国推行“中立政策”,禁止美国船只向交战双方运送武器。3、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英法采取所谓的不干涉政策;拒绝援助西班牙人民的政策;美国执行《中立法》,利利于叛军。4、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5、二战爆发后:英法没有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史称“奇怪战争”。(三)二战的全面战争1、爆发: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二战爆发。2、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12月,日军突袭珍珠港。3、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场的重要转折点。1942年7月至1943年3月,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1942年秋,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的转折点。(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原因:(1)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不仅威胁到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的安全,而且也威胁到英、美资本主义大国的利益,法西斯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敌人。(2)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将苏、美两个大国卷入反法西斯战争,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2、过程:大战爆发后,随着法西斯势力的不断放大。美国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联合宣言——《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3、主要活动:(1)为打败法西斯侵略者,美、英、苏、中四大国经常进行双边或多边的高级会谈,在政治上互相协作。(2)为了发挥同盟国家的经济优势,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四大盟国在经济上互相支持。(3)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战场,以苏联为中心的苏德战场和美苏盟军支持的北非战场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共同打击法西斯势力。4、意义: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过程。(五)二战的影响1、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2、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3、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5、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六)二战的启示1、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2、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3、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4、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进行合作。5、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是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要求。会议名称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时间1943.111943.11-121945.21945.7-8参加者美(罗斯福)、英(丘吉尔)、中(蒋介石)美(罗斯福)、英(丘吉尔)、苏(斯大林)美(罗斯福)、英(丘吉尔)、苏(斯大林)美(杜鲁门)、英(丘吉尔)、苏(斯大林)内容讨论对日作战及远东问题,发表《开罗宣言》。它向世人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就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成立国际组织、战后处置德国、苏联对日作战等重大问题交换了意见,发表《德黑兰宣言》。对加快战争进程、战后对德国的处理以及确保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等重大问题做出了安排,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会议从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意义三国协同对日作战。三国协同对德作战。加速了德国灭亡;大国初分世界。加速了日本的灭亡。(七)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1、人权与和平思想深入人心,维持和平的联合国随之诞生;2、二战改变了世界格局,两极,西欧的世界中心地位不复存在,世界重心向太平洋地区转移;3、二战促进了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4、二战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第三次)的兴起。 (广东高考在线整理 )四、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一)雅尔塔体系1、概念: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期,美、苏、英等国为了各自的利益,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为战后设计的新的世界秩序。2、形成条件:(1)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德国沦为战败国;法国元气大伤;英国实力消耗极大。(2)美国的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3)苏联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军事力量,成为世界上惟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4)二战后初期,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抗衡美苏的力量。3、实质:按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4、内容:(1)惩治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2)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3)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所占领地区的疆界;(4)建立联合国等。5、评价:(1)雅尔塔休系的积极作用:它倡导和平、民主、使世界顺利地实现了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带来的发展和胜利,并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2)雅尔塔体系的消极作用: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重划国界、分裂国家,形成和保持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造成军事上的两极化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局势紧的根源。(二)冷战1、含义:“冷战”政策是指美国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2、表现:(1)资本主义阵营: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2)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与之对抗。3、原因:(1)意识形态的差异。(2)东、西方进行争夺的因素。(三)和平1、战后初期的和平运动兴起的原因:(1)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反思战争给人类留下的教训。(2)二战后,美国挑起“冷战”,威胁着人类的和平生活。(3)核战争的乌云给人类自下而上发展造成巨大威胁。(4)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的号召和组织。新特点及其原因:(1)核武器毁灭性的后果以及美苏军备竞赛,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反战和平运动更多的是以核运动为中心。(2)由于美苏在全球范围内的争夺,更由于美苏的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几十次,全人类都面临着战争和核灾难的威胁。因此,反战和平运动吴现出广泛性和全球性的特点。(3)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战争特别是核战争已是全人类面临的问题。因此,和平运动越来越趋向国际化。作用:(1)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对战后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反战和平运动教育和动员了广大民众,使和平的思想逐渐普及,有助于提高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西方关系的缓和原因: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霸权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进行战略调整。表现: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后,针对当时的情况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尼克松主义”。(四)联合国1、标志:1945年12月25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2、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等。3、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4、原则: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5、作用:(1)在成立初期为美国所把持操纵,一度成为其称霸世界的工具,70年代后由于大批第三世界国家的加入,联合国逐渐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讲坛。(2)作为当代世界最大、最权威和最有影响的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时的缓冲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它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方面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但由于某些大国缺乏诚意,其作用大打折扣。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一)朝鲜战争1、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1)二战结束时,美苏分区受降,以北纬38度线为界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2)南北朝鲜两个政权的对立:在美苏扶植下形成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和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民族主义共和国。(3)冷战思想的影响,美国插手朝鲜内战。——朝鲜战争是在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下发生的,是全面冷战中的“热战”。2、朝鲜战争爆发:1950.6-1953.7(1)朝鲜内战的爆发:1950.6.25(2)战争性质的变化:由内战演变为国际性局部战争,是全面冷战中的“热战”。(3)美国干涉朝鲜内战的原因:①视社会主义阵营为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②维护和扩大在东亚的利益。(4)中国出兵原因:①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巩固政权;②意识形态:当时“冷战”全面开始,中国朝鲜同属社会主义阵营。(5)结果:1953年,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3、朝鲜战争的影响(1)对中国:保障了我国的安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中美关系长期敌对;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激情和国际主义精神;使我国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国防军;人员,经济损失惨重。(2)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3)对美国:人员,经济损失惨重;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中美关系长期敌对;打击了美国的扩张势力。(4)对日本:有利于经济的恢复;美国开始对日采取扶植政策;日本军国主义抬头。(二)越南战争1、爆发的原因:(1)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受挫,越南人民在反法斗争中又得到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美国把新中国视为它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2)越南在胡志明的领导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2、实质: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公开军事罗量。3、影响:(1)越南人民用生拿和鲜血捍卫了民族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土崩瓦解,南越解放,越南南北分裂局面结束,实现了统一。(2)战争的失败也使美国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以便尽快从越南“脱身”,在美苏争霸过程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三)中东战争1、中东问题复杂化的原因:(1)从公元1世纪起,这一地区的主体民族、政治统治和宗教信仰多次变更,形成了复杂的民族和宗教关系。(2)这一地区战略地位重要,石油资源丰富,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的地区。(3)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因宗教信仰、领土纠纷、重要文化遗产归属问题引发的民族矛盾往往为大国插手中东事务提供了借口和机会。2、概况:总共发生了五次中东战争。结果都是以色列取得胜利。3、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①未能建立起码的信任,相互为敌。②难以协调彼此间的分歧,大国的插手,地区极端民族主义与恐怖分子的威胁。(广东高考在线整理 )(四)两伊战争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被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规模最大、损失最为惨重的(两个之“最”)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千米,长约100公千米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长期来两国存在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另外,宗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两国虽然同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1、矛盾重重的邻国(1)特点: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时间较长、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战争。(2)原因:①领土争端:阿拉伯河河界的划定。②宗教和民族矛盾: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矛盾;萨达姆和霍梅尼的个人恩怨。③地区霸权政策:萨达姆奉行地区霸权主义。④大国介入:两伊盛产石油,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美苏等大国插手,也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3)交战双方的优势:伊朗:经济实力占优势,石油生产大国;得到苏联的帮助;国内民族成分和宗教信仰比较单一,霍梅尼新政权鼓动起宗教狂热。伊拉克:经济实力略占优势,兵力较强;得到美国支持帮助;在领土问题上得到阿拉伯世界的普遍支持。2、两伊战争的经过(1980—1988年)(1)爆发:1980年9月,伊拉克对伊朗发动突然袭击(2)战争进程两伊战争的地面战争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从1980年9月战争爆发到1981年9月伊朗展开阿巴丹反击战为止,这一阶段战争多在伊朗境内进行。第二阶段:(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从1981年9月到1984年3月伊朗数次攻击结束为止,这一阶段伊朗完成了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变,将战役转移到伊拉克境内,一度威胁到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第三阶段:(边境地区互有攻守)从1984年4月直到战争结束,地面战场基本保持僵持,战争成为了消耗战。3、两伊战争教训和影响(1)影响:①残酷的战争不仅影响了两国的经济,而且造成了经济的全面倒退;②战争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了极大的阴影;③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形成更加复杂的矛盾,增添了新的紧张因素,还导致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④两伊战争为美苏等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2)教训:①残酷的战争不仅制约本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世界经济;②战争给交战国人民心灵投下了阴影,不利于世界和平;③地区冲突为大国插手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往往加剧冲突升级;④地区霸权主义是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五)海湾战争1、原因:(1)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伊、科两国围绕王权和边境问题存有争端。(2)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解,伊、科争端又突显出来。(3)从伊拉克方面来说,主要原因是,它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迅速实现国家的发展,具体说就是长期困扰它的出海口问题,免除两伊战争中欠下的巨额债务,成为海湾的地区性强国。(广东高考在线整理 )2、经过:(1)第一阶段是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以联合国的名义组成一支由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8个国家组成的多国部分进驻海湾,以阻止伊拉克进一步扩大侵略。(2)第二阶段是1991年1月17日开始的“沙漠风暴”行动,在长达38天的空袭中,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通讯枢纽、指挥中心、情报系统、机场桥梁、化学武器基地等进行轰炸,伊军的战斗力被严重削弱。(3)第三阶段是1991年2月24日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攻势。多国部分分三路进攻伊拉克,迫使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3、特点:(1)战争显示出高科技战争的一些特点。(2)信息战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3)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前方与后方的区别趋于消失。(4)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需要有更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持。4、影响:它对中东和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有:(1)两次战争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它独霸世界的野心。(2)海湾战争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东西方“冷战”的结束。(3)海湾战争还引起世界各国对国家安全的倍加关注,加剧了一些地区的军备竞赛。(4)战后的伊拉克局势动荡。六、当今的和平与发展(一)和平成为时代主题1、含义:和平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2、原因:(1)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2)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3)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4)“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走向缓和。(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1、含义: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二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2、原因:(1)谋求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是人类永恒的课题。(2)二战后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优先发展经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成为世界潮流。(3)亚非拉国家独立后,努力改变现状。(三)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和平的保障。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四)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1、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2、小规模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3、各种分裂势力、恐怖势力和极端势力4、世界发展不平衡5、其它因素:贫困、毒品犯罪、传染病、武器扩散、海盗、环境恶化、金融危机等


其他答案:
外交:《非战公约》的签订,使20世纪出现了暂时的和平。 (四)国际联盟 1、成立:威尔逊在“十四点和平计划”里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巴黎和会上起草了国联盟约,1920年初,国联正式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