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话题] 二战时期,德军拥有哪些战略轰炸机

[复制链接]
查看71 | 回复0 | 2022-6-12 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题:
二战时期,德军拥有哪些战略轰炸机



推荐答案:
众所周知,德国二战空军定位是战术性空军,其主要是轰炸机配合陆地作战,负责炸毁敌方机场、兵员集结地等。因此,德国二战期间的轰炸机一般都是中型轰炸机,比如Ju-88、He-111和Do-17等轰炸机。而德国在二战期间由于自身定位战术性空军,没有大规模的建造重型轰炸机,更不用提远程战略轰炸机了。因此,德国却没有能够深入敌方腹地执行战略轰炸机,这也成为了德国空军致命的缺陷。虽然说德国没有打造一支战略空军,但是纳粹德国却在二战期间也研制了战略轰炸机,曾经以轰炸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为目标,打造出了几款轰炸机,虽然该项目到最后被废除。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下轰炸美利坚合众国轰炸机当中的——容克斯Ju-390远程轰炸机。Ju-390远程轰炸机模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德国更是凭借着双发中型轰炸机快速攻占了波兰、法国等国家,取得了闪电战的胜利。德国意识到美国将会介入欧洲战场,为了能够执行对美利坚合众国的轰炸,在1940年,德国纳粹空军启动了“美利坚轰炸机”项目,向外界招标远程战略轰炸机。其实“美利坚轰炸机”项目最早被称为“乌拉尔轰炸机”项目,乌拉尔是苏联境内的军工业集结地,德国成立“乌拉尔轰炸机”项目当时就已经有对苏联动手的念头了。后来,由于支持该项目的初期空军负责人瓦尔特·韦佛死于飞机失事,“乌拉尔轰炸机”项目就夭折了。当美国、英国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对德国展开轰炸的时候,德国才意识到远程轰炸机的重要性。为了让美国的纽约陷入火海,德国元首希特勒才开始决定成立“美利坚轰炸机”项目。德国航空部启动“美利坚轰炸机”项目之后,并且对其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根据地理位置来看,美国与欧洲中间隔着一个大西洋,其最短的航程在5000公里以上,在当时德国空军当中的轰炸机没有能够达到这个航程的,后来由于葡萄牙政府向希特勒表示善意,希特勒认为可以以葡萄牙的亚速尔群岛为基地,用远程轰炸机对美国的纽约等重要城市发动攻击。后来,纳粹高层经过仔细的探讨之后,为“美利坚轰炸机”项目制定了一些指标。Me-264轰炸机在二战前期,德国取得了在欧洲取得了非常大的战绩,而纳粹高层认为欧洲战争即将结束,就开始把目标方向放在了非洲中部、以及美国,在当时的局势至少是站在德国法西斯这边的。从上面可以看出,德国为其制定的指标最重要的就是航程。德国航空部为“美利坚轰炸机”项目制定的指标为:航程需要能够达到12000公里,最大航程为20000公里,这个航程指标完全是针对美国去的。其次就是载弹量,“美利坚轰炸机”项目需要达到5吨左右的载弹量。这个指标发布之后,立即就有几个公司参与竞争,提出自己的方案供德国航空部进行测试。据悉,参与竞争的公司有福克-伍尔夫公司、梅塞施密特公司、以及容克斯公司。福克-伍尔夫公司提出的方案则是在FW-300运输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也就是Ta-400方案,梅塞施密特公司则是P-1061项目(Me-264方案),容克斯公司则是JU-290的放大版,JU-390型方案。梅塞施密特公司的Me-264方案是自己出资,但是由于该公司主攻方向是战斗机,比较缺乏大型远程轰炸机的经验。而容克斯公司本身就是以研制大型运输机、侦察机、轰炸机出身。到最后,在竞争当中,容克斯公司的JU-390成功赢得了德国空军部的青睐,让其量产。Ju-390轰炸机三视图由于容克斯公司在研制大型飞机上有着经验与技术,收到航空部招标的“美利坚轰炸机”项目之后,容克斯公司立即就开始在Ju-290型上开发,容克斯公司并没有为梅塞施密特公司那么傻,而是以简单省事的方式研制出来,免得德国航空部又突然变卦。其实在之前研制大型轰炸机方面,容克斯公司就已经吃过亏。因此,容克斯公司在JU-290上进行改进,放大了机身,很快就研制出了JU-390,与梅塞施密特公司自主掏钱研制的Me-264方案要快了不少。据悉,容克斯的JU-390型则是在JU-290上加长机身,加长机翼,以此能够让该机支持远航能力,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在Ju-290的基础上每侧机翼中再插入一台发动机,一共使用6台发动机,动力装备使用的是BMW 801E径向活塞发动机,每台发动机的功率达到了1700马力,每台发动机来驱动一台3叶螺旋桨。该机拥有一个很大的弹舱,能够携带5吨重的炸弹,设计人员还为该机加装了三门13毫米的MG 131机枪,以及20毫米MG 151大炮。该机的机组由十个人员组成,其中有驾驶员、领航员、炮手、投弹员等。Ju-390远程轰炸机Ju-390轰炸机与梅塞施密特公司的Me-264轰炸机比较类似,同样采用了双垂尾设计,修长的机身,最不同的地方就是Ju-390远程战略轰炸机动力装置使用了6台发动机的布局,而Me-264轰炸机使用了4台发动机。在性能方面上看,Ju-390远程战略轰炸机的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为505千米,而Me-264轰炸机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为550千米左右,Me-264轰炸机要比Ju-390轰炸机最大飞行速度要快一些。除此之外,Ju-390轰炸机的最大航程在9700千米左右,而Me-264轰炸机最大航程达到了15000千米。Me-264轰炸机的性能要比由于容克斯的Ju-390型都要好,而Ju-390轰炸机却赢得了订单,是因为德国空军看中Ju-390型利用了Ju-290的部件以及技术,能够节省了时间以及生产设备。德国航空部立即赋予了容克斯两架原型机的订单。据悉,首架原型机在1943年10月20日进行了首次试飞,在后来测试当中,Ju-390每小时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505千米,可以携带5吨左右的弹药飞行9700千米,升限为6000米。德国航空部对其飞行测试是非常的满意。容克斯公司又推出了2号原型机,主要是对其机翼、机身进行了稍微的加长,还多加装了几挺机枪、机炮等。Ju-390原型机试飞两架原型机测试的结构让德国航空部非常的满意,在1944年与容克斯公司签订了26架订单。Ju-390测试的结果不仅让德国航空部满意,日本军部对其也是非常的满意。其实日本早就有跨太平洋轰炸美国西海岸的想法,但是日本航空工业无法建造出来远程重型轰炸机,因此,日本对美国远洋轰炸的想法只是纸上谈兵而已。但是随着德国Ju-390的出现,日本就从容克斯公司引进了Ju-390,随着欧战的结束,日本引进该项目到最后也成为了泡影。虽然德国空军也向容克斯也下达了订单,当时由于德国已经失去制空权,被迫转为防空,命令各大飞机制造商大力生产战斗机,这意味着任何和所有不必要的资源都将集中在战斗机项目上,因此这Ju-390轰炸机仅生产了两架原型机。到最后Ju-390轰炸机没有量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就是希特勒不重视战略空军有关。在二战期间德国空军定位是战术性,研制的基本上都是双发中型轰炸机,战略轰炸机得不到重视,因此Ju-390轰炸机不可能大规模的投产。Ju-290轰炸机第二点与当时的局势有关,在二战后期德国本土不断地遭受到美国、英国战略轰炸机的轰炸,德国纳粹高层为了拦截这些轰炸机,全力让飞机制造商生产战斗机,终止远程战略轰炸机的项目。在当时德国的局势已经非常的艰难,如果再生产Ju-390远程战略轰炸机,只会加速德国的衰亡,在当时德国的工业资源已经无力维持,因此Ju-390轰炸机没有量产。一直到德国战败之后,“轰炸美利坚”项目也没能实现,没有一架德国轰炸机能够在美国上空投放下炸弹。但是,德国的Ju-390远程战略轰炸机却飞到了纽约上空。在1944年,德国的一架Ju-390远程战略轰炸机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机场起飞横跨大西洋并直达了美国东海岸,最近时仅距离纽约20公里,在纽约附近上空盘旋一段时间后,也没让美国防空军发现,最后安全返航。由于Ju-390远程战略轰炸机没有飞到纽约的证据,Ju-390远程战略轰炸机飞到纽约也成为了了传说。Ju-390轰炸机纵观德国纳粹的Ju-390轰炸机,该轰炸机的确是一款性能优异的轰炸机,只不过却生在德国纳粹空军当中,如果生在美国空军当中,美国肯定会让这款性能优异的轰炸机给研制出来,可它却偏偏生在德国空军当中。根据当时德国高层的决定,Ju-390轰炸机注定不会转正。最后,这款承担起轰炸美利坚任务的六发怪物永远停留在原型机阶段。总体来说,虽然德国纳粹的“美利坚轰炸机”Ju-390型没能转正,但是该机大量的技术却被苏联、美国所继承,为以后的航空事业做出了很大的铺垫。


其他答案:
德国二战时认为空军就是空中炮兵,支援陆军。主要发展攻击机和战斗机,还有一些战术轰炸机,几乎没有像B29,B17这样的战略轰炸机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