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话题] 古代中国发明的印章和印泥是怎么传到国外的

[复制链接]
查看170 | 回复0 | 2022-6-14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题:
古代中国发明的印章和印泥是怎么传到国外的



推荐答案:
当一幅白纸黑字的书法作品创作完成后,殷红的印章像鲜艳的腊梅在冰雪中清新绽放,印章与印泥联手,是成就一幅完美书法作品的点晴提神之笔。印石、刻刀和印泥广为人知的近代两位印章篆刻名家是吴昌硕和齐白石,他们生于清末,艺术活跃于民国至近现代,影响力永恒,都是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集诗、书、画、印于一体,自成风格,作品质朴接地气令人自然而然喜爱的文化通才。我是书法初学者,今天谨分享个人目前对印章印泥知识的零星了解与感悟,欢迎师友互动切磋,我在留言区恭候每位赏读的朋友到访指教,分享新知。朱砂鲜红朱磦偏黄印泥分书画印泥和办公印油。书画用印泥盒多为圆形瓷质器皿,办公用印油则多为圆或长方形铁盒。朱砂和朱磦印泥颜色各异,都是书画印章专用的上好印泥。基本原料是艾叶纤维、朱砂和蓖麻油,经过精细的加工制成。钤出的印文,色泽鲜明沉着,有立体感,不渗油,文字醒目清晰。选择印泥除了色泽外,还要注重质量和产地,上海、杭州、漳州、苏州都产有质量很好的印泥。上海产的西泠印泥及福建漳州产的漳州八宝印泥是中国印泥的两大主要门类。常用的落款印章总称名章印,皆为正方形,以示严肃郑重。印章规格大小不一,加盖时选择与落款字大小相称的规格。名章印内容分姓章,名章,姓名章以及字/号章。它们是一幅书法作品创作者用真名实姓认定自己原作的责任标志和真伪验证码。印章因刻字方式不同,分朱印与白印两种。朱与白是指钤印后字的颜色。朱印就是制印时,用刻刀凿去字形以外的印石,使印章内容字凸现,浸濡印泥钤印后,字显红色,被凿空的部分显白色;反之,白印就是制印时,用刻刀凿去印文,使印文凹下,钤印后,印文显白色。落款钤名章印一枚时,选朱印或白印都可以;钤两枚印时,需保持规格大小一致,朱印在上,白印在下。印石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除在最必须的落款处钤姓名号庄重方形印章外,还可以在作品右上方第一至第二字之间加盖一枚随形印章。随形就是指印石形状不是方形,可以是顺遂原印石材料形状的,也可以是有意加工成的非方形形状。常见的有葫芦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等。虽然形式不一,但大小须与字的规格相协调,不可过大或过小。这种随形印章因其加盖的位置,又被称之为引首章,其印文须与作品内容相应和,比如作品写祝寿类内容,引首随形章印文可选"仁者寿” “寿比南山”等与呼作品内容相呼应。“中国梦”印文,左为朱文,右为白文。创作者有时还会在作品左下角或右下角钤一枚或方或随形的印章,叫作压角章。尺寸大于姓名章,印文内容多为与作品内容相统一的励志、名言、警句等。拦边章、腰章称谓的由来顾名思义,一般用的不多,印文可为创作者籍贯别号类。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