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国防] 日军在淞沪会战中运用了什么战术

[复制链接]
查看96 | 回复0 | 2022-6-19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题:
日军在淞沪会战中运用了什么战术



推荐答案:
添油战术:实际是一种试探型攻击的方法。泛指使用小股部队逐次攻击的方法,就像给油灯添油,一次不够、再加点还不够、再加。次次不够。


严格的说这不是一种战争术语,添油战术并非总是用于试探攻击,有时候也会因为地形,气候和装备原因而迫不得已使用。譬如著名的温泉关战役,波斯军队就是因为地形的限制而不得不将部队逐一投入战场。


一般情况下,指挥官不会主动采用添油战术。而采用原因,往往是初期对敌情掌握不足或错误判读战略态势,导致在第一波次的战斗中投入兵力不足,无法达成战略战术目的,又或遭遇到敌猛烈反击而蒙受重大损失而难以撤离战场。为了急于达成战争目标,指挥官会在预备力量未充分集结有效整合之前便将部队就投入战场,导致与第一波次进攻相同的结果。


但是在有防御阵地的防御战中,添油战术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防御部队依靠有效的防御工事在各个地段部分投入兵力对敌部队进行阻击和袭扰,以达成迟滞敌进攻、消耗敌有生力量和摧毁敌进攻意志的目的。这一点在斯大林格勒巷战和上甘岭坑道战中都得以体现。



其他答案:
1937年8月13日打响的淞沪会战,在我国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中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因为当时的国军是想要打破日寇的战略计划。在日寇原本的计划中,他们将从我国的北方一点一点的向南侵略,进而达到他们占领全部大陆的目的,而当时的国军是想要通过一次大的战役,引诱日寇的部队从东向西发起进攻,以便我们利用我们的空间优势,起到打击和拖延日寇进攻的目的。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日寇和国军在上海一带进行了大会战,战斗之中,国军一反常态地主动向日寇发起了进攻,整场战役中,国军与日寇一共投入了100余万的兵力。对于日寇来说,如果他们能够迅速而顺利的在此地打败国军的话,那么后期的侵略野心和侵略速度将会无限的放大,而对于国军来说,如果被日寇迅速的打败,则后面的抗战形势将会变得更加不利,虽然上海地区几乎无险可守,但是国军仍然投入了重兵去打这一场几乎不可能胜利的战役,所以说这场战役在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上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但当时国军的决心很大,但是就客观的事实而言,日寇的作战能力和作战素质确实要比国军更加强大一些,我们可以在这里举一个战场中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这是当时正在上海市区内进行巷战的一名日寇的士兵,我们能够看到这名士兵手里拿着大铁锤正在使劲的砸一面白色的墙壁。相信第1次看到这张照片的朋友们会有些疑惑,不明白这个日寇到底是在做什么。毕竟墙壁又不是大门,他砸墙又有什么用呢?
而在接下来的照片中,我们看到了这名日寇士兵真正的企图。当他用铁锤把墙壁砸开一个大洞的时候,墙壁另外一侧的日寇的军官会从这个砸开的大洞中进入。由于当时日本人的身高普遍都不高,而且相对来说比较的瘦小,所以一个不算太大的洞,就可以很轻松的让这名日寇的军官进出。
而这其实是在淞沪战场上日寇所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尤其是在城市巷战中这种战术一直到今天也没有落后。在战斗的过程中,正在巷子中作战的士兵,可以无视实际地形的约束,用强大的破拆工具,打碎一些墙壁或者是房屋,以保证部队维持直线进攻或者是以更有力的路线进行战斗。
当时的日寇本身在装备方面就具有相当的先进性,再加上这种现代化的作战理念,所以整个淞沪会战中国军的伤亡是比较巨大的。整个淞沪会战,日寇的伤亡情况大约是8万人左右。而国军的伤亡情况在30万左右(包括撤退时的10万人左右的伤亡),这种对比是沉重的,更是触目惊心的。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