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风俗] 参加禁燃烟花爆竹活动心得

[复制链接]
查看141 | 回复0 | 2022-6-20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题:
参加禁燃烟花爆竹活动心得



推荐答案:
鞭炮之利弊大比拼:  鞭炮之利: 1.传统  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之声。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彰显着中国的文化。  2.情结对于很多人来说,春节能燃放鞭炮是无比幸福的事情。特别是小时候,很多成年人过年的时候总会回忆起儿时在一起放炮的快乐场景。从小在鞭炮声中培养出来的过年情结,由于政府的一纸禁令而被打破。多少人曾抱怨说,没有鞭炮的年简直不像过年,冷冷清清,索然无味。本来是回家团圆的日子,现在却有很多城市人选择外出游玩,有很多人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了鞭炮。  3.气氛过年的时候有鞭炮的声音总显得热闹非凡,意味着红红火火的一年开始了。噼里啪啦的一通响,炸走了烦恼与不快,引来了掌声和笑声。没有鞭炮声的年,总让人觉得落寞。过年放鞭炮,图的就是一个快字。这个快,可以笼统地解释为快乐,仔细想想,又似乎还有其他,比如,痛快。密集的脆响,在一片红光中纷飞的碎乱纸屑,带来的那种快意,其释放性是如此彻底,的确非美食、新衣服之类可以比拟。  鞭炮之弊:  1.污染从环境方面来讲,鞭炮的污染确实很严重,散碎的纸屑满地都是产生大量的垃圾,而且有些老人表示,最怕的噪音就是过年时的鞭炮声。这些年来各地报纸都报道不少因放鞭炮,造成听力受到严重损伤、爆炸性耳聋、听觉迟钝事件。从禁放后对城近郊区县除夕夜噪声监测结果可知,噪声污染有明显下降。燃放鞭炮还会污染空气。大量燃放鞭炮,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浓度明显增高。  2.安全鞭炮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它始终是一个危险品,多年来关于鞭炮安全事故的报道源源不断。用百度搜索“鞭炮事故”的关键词,相关新闻竟然达到了358000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禁止燃放鞭炮之前,每年过年最紧张忙碌的两个单位就是医院和消防队。由于燃放鞭炮的原因造成的火灾、人身伤害乃至死亡,年年都不在少数。  3.浪费鞭炮作为增添节日气氛的工具,燃放它本无可厚非,但是有些单位和个人却渐渐把它作为了一种炫耀财富的标志。购买鞭炮时动辄就是成千上万元,甚至有一夜点燃几十万上百万的。财富的浪费还是小事,资源的浪费才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有生态学专家曾说:“爆竹声便是伐木声!”有关专家曾做过调研,搓捻500个鞭炮所需的纸,至少要以0.3立方米木材做原料。以木材等植物纤维为原料做成的纸张经回收,可再利用,而一层层搓捻成爆竹燃放后变成了纸屑,就不可再利用了。


其他答案:
最直接的“心得”是感觉到“空气的确因无人放鞭炮而显得清新”和“环境安静得多”,但也凸显“节日气氛降低了不少,缺乏年节必要的节日气氛”,简单地说,就是“不热闹”了。


其他答案:
节日,喜庆日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但其释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使我们的空气质量在气候不利的情况下,变得更差,会给我们每一个人包括老人和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极易引发火灾,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使我们喜庆的节日蒙上阴影。禁限放烟花爆竹有利于减少噪音扰民,降低大气污染,防范火灾事故,是倡导简朴生活、文明风尚的重要步骤。为了自己,为了家中的老人和小孩,为了子孙后代,请共同参与,为了世界的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生活环境更优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