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成就好人生

[复制链接]
查看144 | 回复0 | 2023-4-2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教育孩子上,袁隆平不喜欢太过严苛的教育方式,他总是尊重和支持孩子的选择。在袁隆平对农业执着坚守的影响下,孩子们对农业领域也有了更多关注。长子袁安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种子公司工作。后来,他跳出舒适圈自主创业,凭借從父亲身上学到的那股韧劲,先后创办了多家农业、科技、种业公司,成为农业领域的知名企业家。次子袁定江,从湖南财经学院毕业后到珠海工作,是一家农业科技上市公司的副总裁。小儿子袁定阳从小在稻田里一脚泥一脚水地踩着,他最大的志向就是像父亲一样,一生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受父亲影响,袁定阳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为超级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
  
  丰子恺一生养育有7个子女,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欢喜。他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除了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丰子恺还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与子女约法,强调最多的便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同时,子女独立后,要与父母分居,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袁隆平和丰子恺都为子女创造了好家风,而好家风是子女成才的基础。





上一篇:“小往大来”与“大往小来”
下一篇:不努力的代价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