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种子怎么种植?

[复制链接]
查看193 | 回复0 | 2019-12-30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藿香别称合香、苍告、山茴香等,为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干燥地上部分可入药,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具有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的药用功效,栽培价值极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藿香种子怎么种植吧!




生长习性


藿香喜高温、阳光充足环境,在荫蔽处生长欠佳,年平均气温19~26℃的地区较宜生长,温度高于35℃或低于16℃时生长缓慢或停止。喜欢生长在湿润、多雨的环境,怕干旱,要求年降雨量达1600毫升以上。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而疏松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为佳。怕积水,在易积水的低洼地种植,根部易腐烂而死亡。种子寿命2~4年,故隔年籽可以播种,种子萌发需要光照条件,发芽适温18~22℃,发芽天数7~10天。




整地播种


藿香苗床以选择排灌、管理方便、肥力中上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为好,结合翻耕施腐熟栏粪22.5吨/公顷作基肥。然后开沟敲细土垡,整成边沟1.5米宽的龟背形苗床,用腐熟人粪尿7.5吨/公顷浇湿畦面,将种子拌细沙或草木灰均匀撒于畦面后,用细泥:草木灰=1:0.5的肥土覆盖约1厘米厚,最后用竹片或小树枝在畦面上间隔约80厘米架成小拱形盖上薄膜保温育苗。一般每公顷本田需要苗床120~150平米、种子2.25~2.7千克。




温度管理


藿香种子播种后气温保持在20~25℃时10~15天出苗,出苗率达70%时,揭去薄膜,适宜生长温度18~25℃,当年春播的藿香在苗高12厘米,主茎有5对叶子时,基部的叶腋开始发生分枝,6月以后,气温升高,雨季来临,藿香进入旺盛生长期。




水肥管理


藿香茎叶均作药用,施肥以全肥为好(包括氮、磷、钾),如人畜粪、油饼等。第一次追肥在苗高3厘米松土后每平方米施腐熟稀薄人畜粪水1.5~2千克,以后分别在苗高7~10厘米、15~20厘米、25~30厘米时,中耕除草后,每次每亩施腐熟人畜粪水1500千克,或每亩施磷酸二铵10~12千克,施肥后应浇水,封垄后不再追肥。




中耕除草


藿香苗高3厘米时及时间去过密苗,使幼苗营养面积4平方厘米,或进行分苗,分苗株距6~8厘米。穴播的藿香每穴留3~4株,条播可按株距10~12厘米间苗,两行错开定苗。缺苗要在阴天补栽,栽后浇1次稀薄人畜粪水,以利成活。第一次收获前中耕除草2~3次,分别在苗高3厘米、12~15厘米、21~24厘米时进行。苗高25~30厘米时第2次收割后进行培土6厘米护根。




灌水排水


藿香既怕干又怕涝,在种植或插后生根前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淋水量不宜过多,以浇湿畦面为度。在生长过程中,若遇干旱,畦面发白,便要引水灌溉,每5~8天一次,将水引入畦沟,深达畦高的1/2~2/3为度,让水分慢慢渗透湿润畦面为止。雨季或遇大雨,要注意排水,严防积水,以免根系腐烂,导致植株死亡。因此,在水稻田种植藿香要筑高畦深沟,就是防止雨水过多而积聚,影响藿香的正常生长。




防寒过冬


需要过冬的藿香,特别是在夏秋季节定植的幼小植株,抗寒力差,故有霜冻地区,到了冬初应盖草或搭棚防霜,或者挡北风面,加盖塑料薄膜,保暖防冻害。最好在秋末施入猪牛栏粪肥、加入火土灰、火烧泥壅蔸保暖。于9月栽种的藿香,亦可在10月上旬间种油菜或其他高秆阔叶冬种作物来遮霜防寒冻。




采收加工


藿香于4~6月份采摘嫩茎叶或幼苗。现蕾开花时,采花序洗净,切段。或7~8月份盛花期收获,选晴天齐地面割下,运回迅速晒干、炕干或阴干备用,每公顷产4500~7500千克。藿香以茎枝色绿、干燥、叶多、香气浓郁者为佳。




病害防治


1、根腐病


【危害】多发生于夏季多雨季节,病株从根部和根状茎处发生腐烂,逐渐延至地上部,使皮层变褐色,最后枯萎而死。


【防治】拔除病株并集中烧毁,再在病穴上撒入石灰消毒,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浇灌病穴。


2、枯萎病


【危害】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生,最初病株叶片及叶梢部下垂,青枯状,最后根部腐烂,全株枯死。


【防治】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并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40%多菌灵胶悬液500倍液浇灌病穴及邻近植株根部。


3、角斑病


【危害】危害叶片,多雨季节发生,开始时呈水浸状病斑,以后逐渐扩大为多角形褐色病斑,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造成减产。


【防治】发病初期用1:1.5:120倍波尔多液,或72%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4、褐斑病


【危害】真菌病害,主要危害叶片,5~6月份在叶面形成近圆形的病斑,中间淡褐色,边缘暗褐色,并生淡黑色霉状物,潮湿雨季严重。


【防治】摘除病叶烧毁,用1:1:120倍波尔多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喷雾防治。


5、斑枯病


【危害】叶片两面病斑呈多角形,初时直径1~3米米,暗褐色,叶色变黄,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枯死。


【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瑞毒霉1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6、蚜虫


【危害】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嫩梢嫩叶上危害,使植株生长不良,不能正常长出新芽新叶。


【防治】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洒。收前半个月停药,免留残毒。


7、红蜘蛛


【危害】6~8月高温低湿季节发生严重,吮吸植株营养,橘红色或黄色,在叶背面吸食汁液,受害部位初现黄白色小斑,逐渐成大黄褐色焦斑,最后全叶变黄脱落。


【防治】用虫螨立克1500倍液、或40%速克朗或1.8%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洒。


8、银纹叶蛾


【危害】银纹叶蛾以其幼虫咬食叶片成孔洞或缺刻,幼虫白天潜伏在叶背,晚上和阴天多在叶面取食。


【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25%杀虫脒水剂300~350倍液喷雾。


9、卷叶螟


【危害】卷叶螟以其幼虫在幼芽、幼叶上吐丝卷叶,藏于其中咀食叶片。


【防治】用敌百虫300~400倍液叶面喷洒。


10、地老虎、蝼蛄


【危害】害虫咬断幼苗根茎,造成缺苗,影响产量。


【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做成毒饵诱杀,或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拌毒土条施于沟内。

               





上一篇:夏枯草种植技术
下一篇:青蒿种子怎么种植?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