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遮阳栽培竹荪技术

[复制链接]
查看259 | 回复0 | 2019-12-30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竹荪原始栽培以竹屑为原料,栽培产量低(20―30公斤/亩),从2000年起,全国首创采用谷壳为原料栽培并搭荫棚,亩产量提高到120―150公斤,效益提高4―5倍。从2001年起用大豆遮阳栽培,亩产量为100―150公斤,省去遮荫棚,可节约木材3―5立方米,亩均降低成本600元。2004年示范1000亩成功后在泰宁县大力推广,每年种植面积2000多亩,其中2005年产值达156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采用大豆遮阳栽培竹荪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一、田块选择


1.地点要求:排水、浇灌方便的半阴半阳地点。


2.土质要求:土壤肥沃疏松,不易板结,团粒结构好的微酸性壤土。


3.田块要求:栽培田块近3―4年未种竹荪,且上年上游几丘未种竹荪的田块。


二、整畦


播种前7―15天除杂苹,弃杂物,犁地翻土,晒白数日后整畦,畦床上宽30厘米,底宽70厘米,高45―50厘米,沟宽25―30厘米,长视田块而定。


三、培养料准备


谷壳准备可常年进行,采用100%谷壳栽培,播种时用水将谷壳浸湿、浸透,含水量可达65%一75%。


四、菌种选择


1.菌株选择:竹荪D优42号。


2.菌种要求:菌丝白色,菌丝粗呈束状,气生菌丝浓密,菌龄60―70天。


五、播种


1.播种期2―5月均可,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日以后开始播种。


2.方法:采用层播,从畦面开沟,宽10厘米,深15厘米,沟底先铺谷壳厚5厘米;再播一层菌种(一般亩用菌种量700袋),上再盖谷壳厚10厘米,并覆土3―5厘米,播种完后畦面盖稻草厚2厘米左右进行保温、保湿和防草。


3.大豆套种:播种期,在惊蛰后播种,套种可在竹荪畦面直接穴播种植,规格春大豆单行穴播株距为25―30厘米,黄豆穴播株距为20―25厘米。


六、管理


1.温度:按自然条件。


2.水分:一般可按自然条件。①连续晴天一星期可以适当喷水保湿;②遇干旱年份可灌跑马水浸泡L3小时;③及时排涝,雨季来临之前要挖好栽培场所四周排水沟,排水沟要比畦沟深30厘米以上,及时排水,以避免料床底部囚含水量过高而造成厌氧发酵,导致培养料发黑。


菌丝生长:菌种播种后经35―40天长满培养料,再经15天菌索生理成熟,并爬上覆土,再经15―20天菌球形成,菌球出现直至子实体形成,直至采收大约还需30天,即一般在5月底6月初开始采摘。


七、采收


当竹荪菌裙达到最大开张时及时采摘。采收时最好用小刀割菌托基部菌索。为提高竹荪产品质量,可在竹荪子实体未撒裙之前就采下,马上用小刀切去盖顶2―3毫米,再向菌盖上轻轻纵切一刀,剥离掉菌盖污绿色组织,弃掉菌托,置于竹制筐带回,待菌裙正常放裙后置于铺放纱布的竹筛上进行鼓风烘干。                 





上一篇:“世界级”的一品竹荪
下一篇:蘑菇防衰老的方法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