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野生寄养标准化养殖技术

[复制链接]
查看176 | 回复0 | 2019-12-30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冬闲稻田养虾前的准备工作  


(一)养虾稻田应具备的条件  


1、水源与水质条件: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稻田附近的水体没有污染、旱季不干涸、雨季不淹没、保水性能好的一季熟中稻田。  


2、土壤与环境条件:最好选择壤质土田块。田底要求肥而不淤,田埂坚固结实,不漏水,田块周边环境安静。此外,还要求灌溉容易,沟渠通达、交通便利。  


3、面积条件:养小龙虾的稻田,面积宜大不宜小,一般10―50亩为宜,面积较大,便于统一规划与建设,统一投放,统一排灌,统一投饵与施肥,统一管理,有较好的效费比。  


4、地势条件:最好选择高中之低,低中之最的田块,以利管水,调控水体温差和小龙虾越冬。  


(二)稻田改造和建设  


1、田埂的改造与建设:用于养虾稻田四周的田埂应加宽加高。方法是: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养虾沟,沟宽3― 4米 ,深0.8― 1m ,用挖沟的土加宽、加高田埂;田埂加高至 1m 以上(指高出水田平面),埂面宽亦达到 1m 以上,加高加宽时,田埂、泥土应夯实,确保不漏水。  


2、稻田改造:稻田改造的具体工作是在田内开挖供小龙虾活动、避暑、避旱和觅食的虾沟。开挖时要根据田块的大小,酌情挖1―3条沟宽1― 4米 、沟深0. 8米 左右的沟。沟的排列方式应根据田块的形状确定,可以形成“ 十” 字形(适用于长方形、正方形田块),或纵向“一”字形(适用于长方形或其它不规则的纵长形田块),开挖虾沟的泥土,应均匀散于田中。虾沟面积一般占稻田面积的20%左右。  


3、进、排水系统建设:养虾稻田的进排水设施应结合开挖虾沟综合考虑,开挖进排水沟渠应与虾沟结合开挖利用,进水渠道建在田埂上,排水口建在沟渠的最低处,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保证灌得进,排得出,进排水口要用铁丝网或栅栏围住,组成双重防逃设施。  


(三)虾沟消毒和投放有益生物  


1、虾沟消毒。第一年用于养虾的稻田,当虾沟挖成后,在虾种投放前10―15天,每亩虾沟面积用生石灰50― 75kg 消毒。  


2、水生植物栽植。在消毒3―5天后可在沟内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水花生等,栽植面积不宜太大,应控制在10%左右。新沟如水草难以栽植,可在虾沟内投放一些小树枝,如构杞枝等。在虾种投放前后,还可投放一些有益生物,如水蚯蚓(每平方米虾沟投0.3―0. 5kg )、田螺(每平方米虾沟投8―10个),河蚌(每平方米虾沟放3―4个)等。这些有益生物既可净化水质,又为小龙虾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二、虾种放养  


(一)虾种放养时间  


当稻谷收割后,应立即进水放虾种。投放时间一般为9月下旬。养虾稻田稻谷的收割应以机械收割为好。这是因为机割一是收获快,有利于抢时间早投虾种;二是有利于稻草返田,机割随割随脱粒,并将稻草均匀地散放于稻田中,有利于小龙虾在稻田中展开;三是机割留茬高度较一致(要求留茬40― 50cm ),有利于控制稻田蓄水深度。当稻谷收割后,应立即进水。灌水深度以田面达到30?M左右为宜。进水时,应用密网过滤,严防敌害生物进入。稻田蓄水后,应及时投放虾种。  


(二)虾种放养密度及投放方法  


1、虾种放养密度:稻田放养克氏原螯虾,可以放养不同规格的虾种;一是将克氏原螯虾亲虾直接放养在稻田内,让其自行繁殖,根据稻田养殖的实际情况,如是第一年养殖一年以上的稻田,可投放每只 30g 左右的亲虾15― 25kg /亩,如是养殖一年以上的稻田,则只需投上述规格的亲虾10― 20kg /亩;二是直接以市场收购或人工捕捉的克氏原螯虾幼虾进行放养,一般规格为每公斤250―600只,如是第一年养殖,每亩投放重1.5万只,如是养殖一年以上的稻田,每亩投放0.8―1万只;三是放养当年人工繁殖的虾苗,一般规格为2― 3cm ,体重1― 2g ,如是第一年养虾田,每亩放养1.5―2.5万只,如是养殖一年以上的稻田,每亩投放1―1.5万只。                 





上一篇:春季对虾养殖谨防肌肉白浊病
下一篇:冬春季龟类易发病的防治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