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存在奇异寄生星体

[复制链接]
查看137 | 回复0 | 2019-12-19 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旋转恒星尸体被同伴慢慢地吞噬着
据国外媒体9月13日报道,日前,天文学家观测发现一颗旋转死亡恒星非常特殊,它竟“饲养”自己的同伴星体,它逐渐体积缩小,甚至还比某些行星还小,而同伴星体却逐渐膨胀。
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研究小组负责人克雷格#8226;马克沃德说,“这个星体现在就只剩下恒星骨架了,它是一颗磁旋转中子星,而它的同伴星体已吞噬了它的外层,只剩下富含氦的内核。” 磁旋转中子星又叫脉冲星,是内核已燃烧的中子星,它每秒旋转数百次,比人们通常家中所用的厨房搅拌机还要快。据悉,这个寄生星体系统是在今年6月初发现的,当时美国宇航局“雨燕”和“罗斯X射线定时探测(RXTE)”卫星在银河系中心人马星座发现X射线和伽马射线爆发。
具体来说,这是一颗体积小一些的星体围绕着死亡恒星运行,它们之间的距离仅为23万英里,比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要少一些。估计这颗死亡恒星的体积至少是木星体积的7倍,而且可以还要更大,它不同于1992年天文学家探测到的在一颗脉冲星附近有一个地球3倍体积的星体,目前科学家并不认为这颗死亡恒星是行星,它的形成过程存在一定的差异。西北大学克里斯多弗#8226;迪洛叶是一支研究小组的负责人,他指出,“从本质来讲这是一颗白矮星,由于体积被吞噬现只有一颗行星的体积。”
科学家们认为在数十亿年前,这个星体共存系统是由一个非常大体积的星体和一颗体积是太阳1-3倍的小星体组成,大星体进化非常快,最后以超新星形式爆炸,只剩下一个旋转的中子星形式的旋转恒星尸体。期间,小星体也开始进化,最后开始肿胀成为一颗红巨星,它开始吞噬旋转恒星的外层,并将它压缩成中子星。在这个体系中,它们彼此吸引,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同时红巨星向太空喷射着能量和电波射线。
经过数十亿年后,现在这两颗共存星体彼此距离非常近,旋转中子星强大重力吸引着它同伴的气体,从而在它的周围形成一个旋转盘状物。这个旋转盘状物有时排放大量气体到中子星上,就像6月份所探测到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爆发。
马克沃德研究小组和迪洛叶研究小组进行的这两项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整理,将发表在即将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据统计,现发现的这个寄生星体系统是第8颗脉冲星,喷射间隔为1毫秒。
        





上一篇:盘点世界各国太空移民计划
下一篇:研究显示中子星外壳硬度超钢铁百亿倍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