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姑娘在水一方

[复制链接]
查看229 | 回复0 | 2020-1-4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她只活了42岁,事业如日中天,终其一生,没有披过婚纱。
  
  不是没有人爱她她公之于世的恋情就有六段;她逝去十多年后的今天,红极一时的主持人坦白当年对她有非分之想;某歌星追求者干脆买下她的旧宅,无限缠绵地说:我和她,总算是在一个空间里生活了。
  
  大多数人爱她,源于她的歌声。
  
  她的歌声以甜著称,甜到极致简直是蜜词人庄奴想到她的模样,一挥而就写下《甜蜜蜜》,这首歌形容她,日后也代表了她。
  
  从艺三十余年,歌曲三千多首,她被传唱、翻唱的曲目不计其数。有人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上一个类似的称赞,发生在一千年前,宋人推崇柳永。
  
  在大陆,她的歌声像一个符号。
  
  自口号、语录、样板戏中走来的人们久违了对歌声的审美,她温婉的嗓音如泉水叮咚,滴滴都滴在人们久旱干涸的心田;她的出现无疑打开了一扇窗,心窗和眼窗。
  
  一位大学教授回忆: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们这些半大不小的小青年初次接触到邓丽君的歌,不知怎么就被迷住了。听惯lsquo;革命歌曲rsquo;的我们,可以说是新奇得如雷贯耳它似乎偷偷暗示人们,应该大胆地歌唱友情爱情和极其个人化的生命体验,那才是人性的光辉!
  
  在台湾,她则被视为另一种符号。
  
  有台湾作家分析她的走红与台湾百万老兵的关联大陆回不去了,此生就要在这个孤岛了结,身世飘摇、悲欢离合的感慨汇集聚积,需要一个出口,邓丽君的出现,尤其她老兵女儿的身份、典型中国味的形象、温婉的歌唱,都给这些孤灯照残影、几回梦中归故里的老兵们,带来了女性的、乡愁的慰藉。
  
  慰藉,人们提到她时,总会用上这个词。音乐人黄霑曾试图解释这种慰藉:有时在海外,工作疲倦的时候,非常渴望听到邓丽君的歌声,她的歌声有一种能够抚平我们情绪的东西,一种难以形容的中国味
  
  黄霑破解了她万千宠爱集于一身、让人哭也让人笑的关键中国味。
  
  多年前,她唱《人约黄昏后》,影像资料中,她盘发,鬓插珠花,着唐装,提红灯笼,吟唱着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她与旧诗词仿佛本来就是一体,你完全可以想象她是小宛,是清照,是淑真,是一切让人念念不忘、印象深刻的中国古典女性形象。
  
  不只形象,她的曲风也媚而不腻,哀而不伤,其含蓄、迂回、婉转的特质,恰恰是中国美的精髓。人们传唱她,称颂她,其实是温习一段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东方美。在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梅花梅花满天下,愈冷它愈开花中,游子拾得乡愁,青年发现美好,老者的皱纹被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抚过。
  
  人们从未停止对她的怀念。
  
  她逝世15周年的忌日,在天津,上百名粉丝用歌声向她致敬;在台湾,老中青三代歌手与她隔空对唱;葬她的筠园,鲜花不断,终日萦绕着她的经典歌曲。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她只活了42岁。也许我们应该庆幸,这是上天对她的恩赐;我们更该庆幸,有华人的地方仍在纪念邓丽君,原来爆炸头、RAP,超女中与纯爷们儿相逢,快男中一再遇见艳女郎,并不意味着温婉的、中国味的被彻底遗忘。
  
  人们唱着她的歌,怀念她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也许,每个华人心中都有一个在水一方的姑娘。





上一篇: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
下一篇:能受气,方成器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