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与“无”的哲学观

[复制链接]
查看159 | 回复0 | 2023-4-2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哲学是聪明学。哲学是人对于世界、对于人类、对于自己的认识。
  
  中国的儒家哲学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应当是亲善、仁爱,人应具有温良恭俭让五德,告诉我们人应该有什么,应该做什么,包括做到刚健有为厚德载物忠义廉耻等。而中国的道家哲学则更多地强调人不该做什么,即无为。道家的无为思想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不做不该做的事。老子还说过为无为,意即不做不该做的事,是人生的目的和目標。
  
  在现实社会里、日常生活中,儒家的有、道家的无,到处可见,均不可缺。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比如家长教育孩子要有礼貌、爱学习、爱劳动的同时,又教育他们不骂人打人、不乱扔东西、不剩饭剩菜。社会公德要求公民做到五讲四美三热爱,又要求公民做到七不,包括不随地吐痰不乱穿马路等。学校要求学生要努力学习、严以律己、全面发展,又要求学生不做不该做的事,包括迟到早退无故旷课在课堂上玩游戏考试作弊等。又如,在抗疫防疫期间,主管部门规定要做好疫苗接种、核酸检测,以及封闭时要做好居家防护、出门戴口罩等,还规定要做到防疫期间的无,即不要擅自外出、不要聚会聚餐、不要隐瞒行程等。
  
  由此可见,有的积极意义是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无的积极意义是告诉我们不该做什么,二者均不可缺。
  
  从某种意义上讲,无为(不做不该做的)比为(做该做的事)更艰难、更高尚。最高境界之人没有个人目的、个人私利,而是自然地、自觉地不做不该做的事。这要有很高的思想境界、很强的自律能力才能做到。这是我重读《道德经》的新的粗浅的体会。
  
  我们要努力做一个最高境界之人。共勉之。





上一篇:未必不好,可能太好
下一篇:优秀的人都具备的两个特质
【玉璞集 YUPUG.COM】